2020年有哪些城投评级调整值得关注?|企业债_民
【天风研究】 孙彬彬 / 谭逸鸣(联系人)
摘要:
2020年受疫情冲击,地方财政压力增大,然在政策的边际宽松之下城投各评级净融资水平进一步提升,平台外部融资显著改善(今年以来各地均在压减融资成本、调整融资结构),整体政策环境确更为利好城投,市场对于城投亦是积极参与以挖掘票息收益。
反映到评级调整当中:2020年主体评级调升的数量较2019年进一步提升,截止2020.8.1,已有140家城投被上调主体评级,与往年一样并未出现跨等级上调评级,且仍以评级AA调升到AA+主体占比为多(达到60.28%,且较2019 年有明显提升),而评级从AA-调升到AA 以及AA+调升到AAA 的主体数量较此前较为平稳;
聚焦2020年主体评级调高的城投平台,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南、四川、山东、江西、广东等省份,缘何调高评级?
通过对2020 年140个评级上调主体的调整原因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发现对于平台公司的信用资质分析的基本逻辑仍万变不离其宗,区域经济财政实力的稳步增长(这其中便涉及支柱产业的稳步发展以及新兴产业的入驻)、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较大(如望城区将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划入望城经开使得其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债务结构的有序调整以及融资成本的有效降低使其短期偿债压力降低、以及拥有区域内优质土地资产等方面因素均是使其上调评级的重要推动力。总体而言,2020 年城投调升评级多集中在综合实力较强地级市的区县主平台以及债务水平中游省份经济发展实力相对较弱地级市的核心主平台。
有哪些值得积极关注且进一步挖掘?
外评的调升并不意味着市场认可度的提升(即并不对应估值的锚定调整),从投资择券而言(尤其是挖掘超额收益):首先,因为外评由AA+提升至AAA 的城投平台当前隐含评级多处于AA 及以上,当前市场诉求之下,并无超额利差可寻,外部评级进一步调升或是一个滞后的结果;因此,可以聚焦于2020年外评从AA提升至AA+的平台当中(AA-调升至AA 的平台当中或已超过市场边界,关注的性价比亦不高),隐含评级还在AA(2)及AA-的主体,梳理观察其评级调升的原因结合调研进而判断挖掘机会。
除此之外,市场较为关注:未来哪些主体会有进一步的评级提升,若能结合区域以及平台资质的改善提前做判断和布局,是否有超额利差机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从预判评级调整这个角度作为切入点或难以对投资有较好的指导意义,首先外评调整与估值的调整(对应隐含评级的变动)本就不同步,并且没有一定的先后关系:既有可能市场认可度提升——估值下行(多调整到隐含评级与外评一致)——后调整外部评级,也存在外评先于市场认可度进行了调整(比如望城经开),因此,从投资择券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自下而上筛选出当前阶段仍存高收益的城投债,后结合区域以及调研进一步挖掘配置比较高效且实用,具体方法以及思路可参考我们之前的报告《哪些高收益城投债值得挖掘?》。
2020年有哪些城投评级调整值得关注?
2020年受疫情冲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然在政策的边际宽松之下城投各评级净融资水平进一步提升,平台外部融资情况显著改善(今年以来各地均在压减融资成本、调整融资结构),整体政策环境确更为利好城投,市场对于城投亦是积极参与以挖掘票息收益。
那么,反应到城投评级调整上,2020年呈现怎样的特征?哪些被上调评级的平台可积极关注?被下调评级的平台主要是哪些?
1、2020年城投主体评级或评级展望有何调整?
进入2020年,随着城投再融资进一步大幅改善,主体评级调升的数量较2019年进一步提升,截止2020.8.1,已有140家城投主体被上调评级(由于其中存在同时被多家评级公司调升主体评级的情况,140家平台共涉及163次评级调整),此外今年至今仅1家平台涉及展望调升(广西柳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注:展望调升指跟踪评级当中主体评级维持不变但评级展望调升,而主体评级提高时评级展望可以保持不变也可以同时得到提升(这部分并未归类到展望调升当中)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评级调降的主体较去年有所下降,截止2020.8.1,仅3家平台涉及主体评级调低(3家平台涉及4次评级调降):四川金财金鑫投资有限公司(2019年也被调低评级)、吉林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一家严格意义上不算平台的青海省投资集团公司。
而主体评级虽暂未变化,但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到负面的涉及7家平台,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弱、债务水平较高且部分发生过负面舆情的区域(遵义市播州区、滁州市天长市、甘肃平凉、湖南湘潭、呼和浩特春华水务、渭南市韩城市)。
2、2020年主体评级调高的主体有何特征?
首先,截止2020.8.1,与往年一样并未出现跨等级上调评级,且仍以评级AA调升到AA+主体占比为多(达到60.28%,且较2019年有明显提升),而评级从AA-调升到AA以及AA+调升到AAA的主体数量较此前较为平稳;
从省份分布来看,2020年城投评级调升的平台仍集中在江苏、浙江、安徽、四川、山东、湖南、江西、河南等省份,这些区域确是市场当下寻求高票息短久期城投债的重点关注区域,后文将聚焦于区域内评级调升的主体,梳理分析其中是否有可以积极关注并挖掘的机会。
从行政层级来看:2020年评级提高的城投平台仍以市本级以及区县级为主,此外国家级园区平台和省级平台提高的数量相近,且各层级平台调高主体评级的数量较2019年增长较为相近,短期内整体资质趋于改善当中。
进一步来看,聚焦2020年主体评级调高的城投平台,各省份内分别分布在哪些区域,缘何调高评级?有哪些值得积极关注且进一步挖掘?
截止2020.8.1,评级调高的城投评级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南、四川、山东、江西、广东等区域;具体细分上调前主体评级以及行政层级来看:
1)江苏平台评级调高主要集中在AA调升到AA+(多集中在南京、南通、常州、无锡、扬州、泰州、徐州的区县级以及国家级园区平台当中),而AA+调升到AAA则主要集中在常高新、南京江宁区、南通经开区、无锡太湖新城、盐城城资、扬州城建等优质主体当中(当下已无超额利差挖掘空间);
2)浙江亦是主体评级从AA调升到AA+的区县级平台为多(集中在湖州长兴、宁波的区县、丽水及衢州的主平台、温州鹿城),而AA+调整至AAA则分布在杭州余杭、湖州城投、绍兴交通、温州城投等优质主体;
3)安徽则有较多区县平台主体评级从AA-调升至AA(主要是滁州、亳州、马鞍山的区县);此外则是主体评级从AA调升至AA+的宿州城投、安庆城投、六安城建等安徽经济实力较弱的地级市主平台,安徽此类梯度城市虽经济发展较弱但债务水平适中,属非银机构当下寻找收益配置的一方向;
4)河南主体评级由AA提升至AA+主要集中在焦作、开封、商丘等经济实力中游城市的本级平台以及郑州新郑新区主建设平台;而由AA+提升到AAA则主要集中在郑州航空港兴港投资以及省级平台当中;
5)湖南省主体评级调升主要集中在AA调高至AA+(长沙的岳麓区、雨花区、望城区、宁乡市等区县级平台以及衡阳弘湘国投),今年以来长沙区县平台整体对于融资成本的管控较为严格,且其本身资产结构较为纯净以及债务结构较为合理,包括去年地方债试点置换隐性债务对于宁乡几家平台的债务压力有所缓解,对于区内园区平台可积极寻求配置(长沙区县平台多为一个核心平台加上一个区内园区平台);AA+调升至AAA则为目前合并到长沙城投板块下的长沙先导(资质较优,目前公司匹配的资源亦较优,是湘江新区主体部分一块优质区域土地的整理开发)。
6)四川省主体评级从AA调高至AA+主要集中在成都金牛国资、成都经开区国资、德阳发展、乐山国资以及凉山发展;而AA+调升至AAA则集中在省级平台当中。
7)江西主体评级提升主要集中在AA调升至AA+且以省内经济实力中游级中游偏下城市市本级平台为主(宜春交通、吉安城投、鹰潭国资);而AA+进一步提升AAA则是南昌城建。
通过对2020年140个评级上调主体的调整原因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发现对于平台公司的信用资质分析的基本逻辑仍万变不离其宗,区域经济财政实力的稳步增长(这其中便涉及支柱产业的稳步发展以及新兴产业的入驻)、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较大(如望城区将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划入望城经开使得其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债务结构的有序调整以及融资成本的有效降低使其短期偿债压力降低、以及拥有区域内优质土地资产等方面因素是使其上调评级的重要推动力。总体而言,2020年城投调升评级的多集中在综合实力较强区域的区县主平台以及债务水平中游省份经济发展实力相对较弱地级市的核心主平台。
外评的调升并不意味着市场认可度的提升(即并不对应估值的锚定调整),从投资择券而言(尤其是挖掘超额收益):首先,因为外评由AA+提升至AAA的城投平台当前隐含评级多处于AA及以上,当前市场诉求之下,并无超额利差可循,外部评级进一步调升或是一个滞后的结果;因此,可以聚焦于2020年外评从AA提升至AA+的平台当中(AA-调升至AA的平台当中或已超过市场边界,关注的性价比亦不高),隐含评级还在AA(2)及AA-的主体,梳理观察其评级调升的原因进而判断挖掘机会。
当然,简单从评级报告及公开资料或只能进行初步筛选,落实到投资配置需进一步调研挖掘,本文将结合此前调研情况对符合上述要求的主体进行初步筛选阐述以供市场参考:
(1)江苏省内:我们认为调升主体当中首先可以积极关注的包括南京溧水城建及溧水经开,溧水区属南京靠南发展相对弱的区,但整体产业发展及人口较为稳定,受南京省会区位带动有其吸引力;此外便是宜兴经开、徐州经开、仪征城投等债务水平相对低的城市的区县级和国家级园区平台;再往后的常州金坛,盐城经开区、盐城高新区及盐城东台平台受盐城债务水平过高影响,主体评级调升或难以有所提振;
(2)浙江省内:主要可以积极关注宁波奉化投资、绍兴新昌投资以及嵊州投资控股(尽管绍兴在浙江债务水平相对较高,但整体区域经济发展较强,区位优势明显,对于其下面的嵊州和新昌可进一步挖掘);
(3)河南、江西、安徽三个省评级调升的主体以及其资质梯度类型有一定的相似性:可类比关注两类主体:一方面是合肥高新区、郑州新郑新区主建设平台的配置机会,另一方面则是六安、宿州、焦作、开封、商丘、吉安、宜春等综合发展水平中等但债务水平适中的地级市的核心主平台;
(4)湖南省内:年内评级调升至AA+的主体主要分布在长沙区县主体当中(按我们认为的资质排序):麓山投控、望城城投、望城经开、宁乡经开,此类主体我们认为当下可积极进行挖掘:岳麓区作为湘江新区的主体部分是未来长沙发展最好的区,麓山投控作为其主建设平台资质较优,望城在长沙而言确是发展相对较弱的区,但两家平台历史资产沉淀尚中规中矩,负债端融资成本、期限品种结构管控较好,未来获取的项目资源亦较优(望城城投更为优质),而宁乡经开或可考虑短债(其受宁乡整体债务水平较高影响,且其自身仍有不少存量高成本非标融资);
(5)其他区域当中,可以积极关注的包括成都经开区国资、德阳发展控股、乐山国资等四川省内成都第二圈层区以及周边城市主平台的资质改善带来的机会;天津建议关注西青开发总公司(西青作为天津环城四区当中发展的最好、债务水平最低的区,受到天津整体的冲击或会相对较低,但完全分割来看也不合理,短债可以关注)。
除此之外,市场较为关注:未来哪些主体会有进一步的评级提升,若能结合区域以及平台资质的改善提前做判断和布局,是否有超额利差机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从预判评级调整这个角度作为切入点或难以对投资有较好的指导意义,首先外评调整与估值的调整(对应隐含评级的变动)本就不同步,并且没有一定的先后关系:既有可能市场认可度提升——估值下行(多调整到隐含评级与外评一致)——后调整外部评级,也存在外评先于市场认可度进行了调整(比如望城经开),因此,从投资择券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自下而上筛选出当前阶段仍存高收益的城投债,后结合区域以及调研进一步挖掘配置,具体方法以及思路可参考我们之前的报告《哪些高收益城投债值得挖掘?》。
3、2020年主体评级调低的主体有哪些关注点?
尽管今年以来城投再融资进一步改善,外部融资环境改善的正效应完全弥补过了由于财政税收下滑导致的回款补贴压力,但仍有城投平台被调低主体评级或评级展望,包括非标违约、债券置换等信用风险事件也频频在尾部区域发生,这意味着区域的信用分化仍较为明显且在愈演愈烈当中。
截止2020.8.1,严格意义上仅有2家平台被调降主体评级:四川金财金鑫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吉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有7家平台主体评级未调整但评级展望调降。
3.1. 吉林交通投资集团评级下调具体分析
吉林交通原是吉林省内专门从事铁路项目建设的铁投平台,但随着其核心铁路资产遭划出至吉林省铁投,职能定位将发生变化;此外公司经营情况的恶化、政府补贴的持续性不稳定等因素是其盈利能力进一步降低,与此同时当权益规模下降时,财务杠杆高企且短期债务占比较高,致使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除此之外,公司委托贷款逾期本金大部分尚未收回,后续解决仍待观察,再叠加子公司对于存量项目处理并无实质性进展,使得回收现金流亦较慢,在股东支持减弱、平台地位弱化、重要资产划出且经营恶化进而冲击其再融资能力的背景下,其主体评级下调。
3.1. 四川金财金鑫评级下调具体分析
公司是平昌县最大的平台公司,全县将优质土地、房产资源全部注入到公司名下,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负责平昌县内保障房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平昌整体经济财政实力较弱,此次公司评级进一步下调主要涉及公司逾期借款金额增加,存在多笔未结清欠息、公司对外担保较大存在或有债务风险、资产流动性较弱、面临较大偿债压力等方面因素,具体来说:
(1)公司逾期借款金额增加,存在多笔未结清欠息。2019年公司逾期借款金额扩大至3.20 亿元,且截至2020 年5 月末,公司逾期借款尚未偿付,需关注公司借款逾期对后续融资造成的影响。此外,截至2020年5月25日,公司本部存在3笔未结清欠息,合计金额3435.52万元;
(2)公司对外担保金额较大,涉及多起对外担保诉讼,存在很大的或有负债风险,且较前一评级年度有进一步提升。截至2019年末,公司对外担保金额合计74.73亿元,占期末公司净资产的110.95%,担保对象主要为国有企业,公司对外提供担保均未设置反担保措施。且考虑到2019年公司已出现多笔对外担保诉讼情况,法院裁定公司应履行的担保代偿金额合计9.52亿元,账面价值4.16亿元土地已被查封,公司存在很大的或有负债风险;
(3)公司资产流动性很弱。2019年末公司应收款项账面价值合计29.89亿元,占总资产的25.09%,其中应收平昌县财政局2.13 亿元已质押;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64.23亿元,其中46.57亿元已抵押;投资性房地产抵押1.01亿元。以上受限资产合计占总资产的41.71%;
(4)公司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截至2019年末,公司有息债务为28.46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15.25亿元(包括本期债券需偿还本金2.00亿元),而当期末公司货资金余额仅为0.19亿元,现金短期债务比仅为0.01,且融资面临困难,整体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
3.3. 评级展望被下调的主体有何共同特征?
通过对被调低评级展望的平台的评级报告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涉及评级展望调低的主体多处于经济实力发展较弱区域,且涉及经济财政实力下滑,融资结构中非标较多及融资成本较高使得债务压力更大、平台核心资产被剥离影响其经营进而影响其再融资能力、以及负面舆情的冲击(包括对民企担保涉及代偿、本身信用风险事件发生)。
4. 还有哪些城投平台尚未披露跟踪评级报告?
由于今年受疫情影响,评级公司的跟踪评级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导致部分区域平台2020年跟踪评级报告延迟披露,我们对此进行了梳理:
截止2020.81,仍有230家城投平台尚未披露跟踪评级报告,其中以湖北、江苏、四川、湖南、贵州、重庆占比较高,且以区县级平台为主。
注:此处手工剔除了仅发行私募债并不需要披露2020年跟踪评级报告的城投平台
从当前主体评级来看(2019年跟踪评级给出的外评):尚未披露跟踪评级报告的平台多是AA及AA-主体评级,整体属资质较弱主体;而从隐含评级来看:亦是集中在AA(2)及AA-当中(其中AA-占比更高),这一类主体的挖掘可参考我们此前在《哪些高收益城投债值得挖掘?》当中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积极关注后续其外评的变动。
5、小结
2020 年受疫情冲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大,城投平台内部现金流承压,然在政策的边际宽松之下城投各评级净融资水平进一步提升,平台外部现金流显著改善(今年以来各地均在压减融资成本、调整融资结构),整体政策环境确更为利好城投,市场对于城投亦是积极参与以挖掘票息收益。
反映到评级调整当中:2020年主体评级调升的数量较2019 年进一步提升,截止2020.8.1,已有140家城投评级被上调主体评级,与往年一样并未出现跨等级上调评级,且仍以评级AA 调升到AA+主体占比为多(达到60.28%,且较2019 年有明显提升),而评级从AA-调升到AA 以及AA+调升到AAA 的主体数量较此前较为平稳;
聚焦2020 年主体评级调高的城投平台,评级调高的城投评级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南、四川、山东、江西、广东等区域,缘何调高评级?
通过对2020 年140 个评级上调主体的调整原因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发现对于平台公司的信用资质分析的基本逻辑仍万变不离其宗,区域经济财政实力的稳步增长(这其中便涉及支柱产业的稳步发展以及新兴产业的入驻)、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较大(如望城区将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划入望城经开使得其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债务结构的有序调整以及融资成本的有效降低使其短期偿债压力降低、以及拥有区域内优质土地资产等方面因素是使其上调评级的重要推动力。总体而言,2020 年城投调升评级的多中在综合实力较强区域的区县主平台以及债务水平中游省份经济发展实力相对较弱地级市的核心主平台。
有哪些值得积极关注且进一步挖掘?
外评的调升并不意味着市场认可度的提升(即并不对应估值的锚定调整),从投资择券而言(尤其是挖掘超额收益):首先,因为外评由AA+提升至AAA 的城投平台当前隐含评级多处于AA 及以上,当前市场诉求之下,并无超额利差可循,外部评级进一步调升或是一个滞后的结果;因此,可以聚焦于2020 年外评从AA 提升至AA+的平台当中(AA-调升至AA 的平台当中或已超过市场边界,关注的性价比亦不高),隐含评级还在AA(2)及AA-的主体,梳理观察其评级调升的原因进而判断挖掘机会。
除此之外,市场较为关注:未来哪些主体会有进一步的评级提升,若能结合区域以及平台资质的改善提前做判断和布局,是否有超额利差机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从预判评级调整这个角度作为切入点或难以对投资有较好的指导意义,首先外评调整与估值的调整(对应隐含评级的变动)本就不同步,并且没有一定的先后关系:既有可能市场认可度提升——估值下行(多调整到隐含评级与外评一致)——后调整外部评级,也存在外评先于市场认可度进行了调整(比如望城经开),因此,从投资择券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自下而上筛选出当前阶段仍存高收益的城投债,后结合区域以及调研进一步挖掘配置,具体方法以及思路可参考我们之前的报告《哪些高收益城投债值得挖掘?》。
信用评级调整回顾
上周43家发行人及其发行债券发生跟踪评级调整。26家上调,17家下调。上周评级一次性下调超过一级的发行主体有3家:西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上海新黄浦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级市场
本周非金融企业短融、中票、企业债和公司债合计发行约1,708.8亿元,总发行量较上周小幅下降,偿还规模约1,128.9亿元,净融资额约580.0亿元;其中,城投债(中债标准)发行291.20亿元,偿还规模约494.36亿元,净融资额约-203.16亿元。
信用债的单周发行量较上一周小幅下降,总偿还量大幅下降,净融资额小幅上升。短融发行量大幅下降,总偿还量大幅下降,净融资额较上周小幅上升;中票发行量较上周小幅上升,总偿还量小幅下降,净融资额小幅上升;企业债发行量较上周小幅下降,总偿还量较上周大幅下降,净融资额较上周大幅上升;公司债发行量较上周小幅上升,总偿还量与上周基本持平,净融资额较上周小幅上升。
具体来看,一般短融和超短融发行565.7亿元,偿还455.4亿元,净融资额110.3亿元;中票发行360亿元,偿还349.6亿元,净融资额10.4亿元。
上周企业债合计发行43.7亿元,偿还88.237亿元,净融资额-44.53亿元;公司债合计发行739.44亿元,偿还235.63亿元,净融资额503.81亿元。
3.1.银行间市场
从发行利率来看,交易商协会公布的发行指导利率整体上行,各等级变动幅度在-8-9BP。具体来看,1年期各等级变化-8-1BP;3年期各等级下行2-9BP;5年期各等级下行1-8BP;7年期各等级变化-2-4BP;10年期及以上各等级变化-3-7BP。
二级市场
银行间和交易所信用债合计成交4028.95亿元,总成交量相比前期大幅下降。分类别看,银行间短融、中票和企业债分别成交1698.41亿元、2022.67亿元、203.2亿元,交易所公司债和企业债分别成交101.04亿元和3.63亿元。
1、银行间市场
利率品现券收益率全部上行;各类信用债收益率小部分下行,大部分上行;信用利差一部分缩小,一部分扩大,一部分不变;各类信用等级利差大部分缩小,小部分不变或扩大。
利率品现券收益率全部上行。具体来看,国债收益率曲线1年期维持2.24%水平,3年期上行6BP至2.52%水平,5年期上行10BP至2.7%水平,7年期上行12BP至2.97%水平,10年期上行11BP至2.97%水平。国开债收益率曲线1年期上行37BP至2.56%水平,3年期上行40BP至3.15%水平,5年期上行37BP至3.36%水平,7年期上行30BP至3.61%水平,10年期上行26BP至3.43%水平。
各类信用债收益率小部分下行,大部分上行。具体来看,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1年期各等级收益率变动-8-5BP,3年期各等级收益率变动-3-9BP,5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上行2-3BP;企业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上行3-12BP,5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上行2-4BP,7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上行1BP;城投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上行0-10BP,5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上行6-8BP,7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上行2-3BP。
信用利差一部分缩小,一部分扩大,一部分不变。具体来看,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1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变动-3-5BP,3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变动-1-8BP,5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变动-1-1BP;企业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变动-1-8BP,5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扩大0-2BP,7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6BP;城投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变动-4-8BP,5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扩大4-5BP,7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4-5BP。
各类信用等级利差大部分缩小,小部分不变或扩大。具体来看,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1年期AA+、AA和AA-较AAA等级利差缩小1-8BP,3年期等级利差缩小2-9BP,5年期等级利差缩小1-2BP;企业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AA+、AA和AA-较AAA等级利差缩小2-9BP,5年期等级利差缩小1-2BP,7年期等级利差不变;城投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AA+、AA和AA-较AAA等级利差缩小5-12BP,5年期等级利差缩小1BP,7年期等级利差扩大1BP。
2、交易所市场
交易所企业债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下降,公司债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下降,企业债上涨家数小于下跌家数,公司债净价上涨家数小于下跌家数;总的来看企业债净价上涨171只,净价下跌192只;公司债净价上涨152只,净价下跌183只。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