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周期债券投资者需要 “哑铃式的投资策略”
加息周期需要 “哑铃式的投资策略”
结合经济增长还有通胀数据,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在北京时间9月27日凌晨的议息会议结束后加息25个基点基本没有悬念。这将是美联储今年第三次加息,也将是2015年12月美联储开启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的第八次加息。
在加息与信贷周期末段,债券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一些市场观点认为,美联储准备继续在今年年底前加息两次,并在2019年再加息两至三次,所以债券投资者对于周期末段仍然加息的忧虑确实可以理解。事实上,对债券策略贯彻始终的投资者通常都能取得不俗的回报。他们会把在收益率上升时获取的票息进行再投资,最终可能会补偿因收益率上升而造成的前期亏损。
降低对利率的敏感性未必最佳选择。然而,明确如何配置债券并不容易,因为信贷息差相对较窄及通胀风险上升可能会推高收益率。
大多数债券投资者的一般反应是:第一, 转换至较短期的债券或甚至现金;或者,第二,承担更大的信贷风险,这种做法在增长升温与利率逐渐上扬时表现会较佳。
就转换至对利率不太敏感的较短期债券而言,须注意的是利率上升长远会导致经济放缓。因此,在配置债券时完全不考虑利率的敏感性可能并非最理想的投资决定。这样做的投资者往往要承担再投资风险。在利率上升而拖累增长的情况下,投资于对利率较敏感的投资级别或甚至政府债券可提高回报,为投资者提供所需的保障。
注意在周期完结时所承担的信贷风险。另一个做法是有选择地承担更大的信贷风险,例如发达市场高收益债券或新兴市场债券,因为这些债券在增长加快且利率逐步上升时往往表现不俗。收益率上升,可抵消收益率上升对债券价格造成的不利影响。这种做法的风险是投资者在信贷周期完结时可能会承担过高的信贷风险。
投资者应该如何管理这些风险?
很多时候,投资者太看重利率周期和减低承担利率的风险,但却忽略了信贷周期。无论是利率周期抑或是信贷周期,两者密不可分。解决的方法之一是在配置债券时采取一种哑铃式的投资策略。
虽然在选择合适的新兴市场进行投资时面对重重挑战,但我们相信在目前环境下投资于新兴市场美元债券仍然是合理之选。新兴市场美元债券的价值较高,而且收益率超过6%。在经济增长加速和联储局逐步调高利率时,这类债券往往表现优秀。然而,加息最终会导致增长放缓和信贷周期结束。为平衡增长型投资而对优质债券(我们看好亚洲的投资级债券),或只是对政府债券持较低比重,均有助减低周期末段的风险。
总括而言,我们建议投资者分散债券的比重,务求保本和取得稳定的回报,而不是在信贷周期末段获取最多的收益率。
免责声明:民众期货官网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行情策略请联系QQ客服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