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两个方面价格传导不畅:2021年4月CPI和PPI数据
下载民众期货APP,了解最新债券资讯
民众国际期货::【光大固收】关注两个方面价格传导不畅 ——2021年4月CPI和PPI数据点评兼债市观点
民众国际期货官网:债券人
摘要
事件
2021年4月CPI同比上涨0.9%,3月为上涨0.4%;核心CPI同比增长0.7%,3月为0.3%;PPI同比上涨6.8%,比3月扩大2.4个百分点。
点评
CPI走向缓步向上通道,工业品价格向消费品传导不畅。4月CPI同比和环比增速与3月相比均出现了一定程度上升,且创近期新高,均显示消费品物价步入向上通道中。结合核心CPI的表现来看,CPI向上主要来自需求的改善,PPI传导效应并不顺畅。
PPI生产资料方面采掘、原材料价格继续向上,但向制造业成品端价格传导不畅。4月PPI快速提升,是去年基数相对低和新涨价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推力则主要来自大宗商品。生产资料内部各分项的走势也并不相同。当前工业品价格压力更多的是在上游(采掘、原材料),制造业成品端的价格上升较慢,这样的价格格局会侵蚀制造业企业利润,影响制造业投资。
展望后续,目前消费品价格虽然同比增速并不高,但已经步入向上通道,后续有望伴随消费的恢复而逐步提升,但全年仍有较大可能难有太好表现。PPI方面,进入5月后,国际市场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加速上涨,而2020年5、6月PPI基数相对较低,因此5月PPI同比、环比增速均可能快速提升,今年结构性通胀的格局已经逐步形成。但PPI这种由供给端带来的价格上扬,很难引致政策收紧。
债市观点
4月中下旬以来,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短端利率下降明显,国债10Y与1Y利差走阔。后续,随着政府债券的发行、税期的临近以及信用的派生,银行体系对于民众国际期货资金的需求可能再度升温。我们预计,民众国际期货会继续对流动性进行精准调节,熨平短期扰动因素,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民众国际期货政策利率波动,有效发挥政策利率的中枢作用。因此,我们不认为利率债市场有多大的风险,输入型通胀也很难使得政策收紧。
风险提示
目前新冠疫苗接种范围在扩大,但近期疫情有所反复,后续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中,后续仍有不少不确定性,疫情带来的衍生风险不能忽视。
1、事件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4月CPI和PPI数据:2021年4月CPI同比上涨0.9%,3月为上涨0.4%;核心CPI同比增长0.7%,3月为0.3%;PPI同比上涨6.8%,比3月扩大2.4个百分点。
2、点评
2.1、CPI走向缓步向上通道,工业品价格向消费品传导不畅
2021年4月CPI同比上涨0.9%,同比增速比3月上升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降幅比3月收窄0.2个百分点。
在3月物价点评报告中,我们指出,3月CPI环比增速下降但同比增速反而上升的情况并不多见,与不同年份春节假期出现在不同月份即春节时间错位有关。4月CPI同比和环比增速与3月相比,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且同比创2020年10月以来新高,显示消费品物价走出之前的颓势,步入向上通道中。
目前,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4月PPI同比创下2017年10月以来新高,且由于去年5月基数较低,PPI同比在5月继续攀升的概率较大,市场担心工业品输入型通胀是否会传导到消费品,从而引致政策收紧。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结构性通胀的特点比较突出,表现为2017年上半年PPI同比较高但CPI相对温和,而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一季度CPI同比较高但PPI同比仍较低,CPI与PPI的传导并不通畅,尤其是供给端引发的消费品(或工业品)价格增速向上(无论是CPI还是PPI),很难传导到工业品(或消费品)。4月CPI同比、环比均有一定程度上扬,但结合核心CPI的表现来看,主要来自需求的改善,PPI端传导效应并不明显。
4月核心CPI同比增长0.7%(比4月上升0.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比3月上升0.3个百分点,环比增速创下2019年8月以来新高。因此,尽管从数据表现来看,核心CPI要想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可能尚需一定时日,但同样已经走向持续向好通道。
展望后续,从2020年9月开始,由于食品价格走弱,叠加同期基数相对较高,CPI同比持续走弱,进而在当年11月转负,2020年12月CPI同比虽重新转正,但不改CPI整体演变趋势,因此今年1月CPI同比重新转负,2月降幅稍有收窄,3月CPI同比转正。4月CPI食品同比下降0.7%(降幅与上月相同),但给整体CPI施加的下降压力减弱。整体来看,后续工业品物价的高企很难传导到消费品端,CPI整体将维持逐步向好走势,短期内难有太好表现。
2.2、PPI生产资料方面采掘、原材料价格继续向上,但向制造业成品端价格传导不畅
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升6.8%,涨幅比3月上升2.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9%,涨幅比3月下降0.7个百分点。根据统计局的测算,在4月份6.8%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5个百分点(比3月扩大1.5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4.3个百分点(比3月扩大0.9个百分点)。因此,4月PPI快速提升,是去年基数相对低和新涨价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月基数低带来的影响更大一些,这点与3月稍有不同。
2020年12月以来至今,国际原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较快上涨推动PPI修复速度明显加快。2021年1月,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推动PPI由负转正。2-3月PPI走势则基本延续之前国际原油价格、大宗商品价格推动上行的演变轨迹。4月PPI的主要推力则主要来自大宗商品(铁矿石、有色金属)。
从同比来看,4月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价格分别上涨9.1%、0.3%,分别比3月提升3.3、0.2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4月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价格分别上涨1.2%、0.1%,分别比3月变动-0.8、-0.1个百分点。在4月这个时点来看,价格向上的动力稍有减弱。
另外,生产资料内部各分项的走势也并不完全相同。生产资料中,4月采掘、原材料、加工三项环比增速分别为1.8%、0.8%、1.3%,分别比3月变动0.8、-3.1、0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上升的速度减弱。更细的分项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上升2.8%(比3月变动5.9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月环比增速分别为0.4%、-0.1%、0.2%和0.7%,以煤炭为代表的国内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同比上升速度加快,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成品端价格则没有明显提升。这说明的,当前工业品价格压力更多的是在上游(采掘、原材料),但制造业成品端的价格上升较慢,这样的价格格局会侵蚀制造业企业利润,影响制造业投资。
展望后续,目前消费品价格虽然同比增速并不高,但已经步入向上通道,后续有望伴随消费的恢复而逐步提升,但全年仍有较大可能难有太好表现。PPI方面,进入5月后,国际市场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加速上涨,而2020年5、6月PPI基数相对较低,因此5月PPI同比、环比增速均可能快速提升,今年结构性通胀的格局已经逐步形成。但PPI这种由供给端带来的价格上扬,很难引致政策收紧。
债市观点
4月中下旬以来,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短端利率下降明显,国债10Y与1Y利差走阔。后续,随着政府债券的发行、税期的临近以及信用的派生,银行体系对于民众国际期货资金的需求可能再度升温。我们预计,民众国际期货会继续对流动性进行精准调节,熨平短期扰动因素,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民众国际期货政策利率波动,有效发挥政策利率的中枢作用。因此,我们不认为利率债市场有多大的风险,输入型通胀也很难使得政策收紧。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10Y国债收益率将运行于[3.0%,3.3%]之间,大幅向上和向下突破的难度均较大。
风险提示
目前新冠疫苗接种范围在扩大,但近期疫情有所反复,后续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中,后续也有不少不确定性,疫情带来的衍生风险不能忽视。
免责声明:民众期货官网《/b>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行情策略请联系QQ客服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