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投资增速恐难转正——民众期货证券民众期
年初受疫情影响,各项经济数据都出现了大幅下滑。但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复工复产持续推进,近几个月经济数据也开始出现持续回升趋势,市场对于经济V型复苏的预期也在不断增强。那么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否就此结束,经济是否真的能够V型复苏,从全年来看经济数据能否重回正增长,无疑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而作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政府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投资数据下半年表现如何也成为了影响未来经济复苏趋势和经济数据表现的重要因素。本篇专题就将聚焦于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从制造业、房地产、基建和投资总体走势四个维度对下半年及全年投资数据走势进行情景假设分析,预测下半年及全年投资数据走势如何。
一、房地产投资全年增速或将介于5.1-6.6%之间
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一直扮演着托底投资的作用。虽然1-2月受疫情影响,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也出现了16.3个百分点的同比下滑,但在三大类投资中房地产投资受疫情冲击相对最小,且随着3月复工复产的逐步启动,房地产投资最先出现回暖迹象,3月房地产投资单月同比就率先转正,此后逐月反弹,截止5月累计同比增速已经回升至-0.3%,6月累计同比增速就将大概率转正。之所以房地产投资在疫情期间受冲击较为有限,且疫情得到控制后最快复苏,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去年以来热点城市土地市场成交热度一直不减,拿地对新开工和地产投资的传导效应延续至今年,另一方面经济衰退周期中房子作为相对保值的资产更加受到老百姓的青睐,房地产成交在疫情之后快速恢复,推动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快速回暖。
那么下半年房地产投资走势会如何呢?考虑到一方面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仍在持续回升,另一方面“房住不炒”政策导向下对房地产从严调控的趋势大概率仍将延续,因此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我们选择采取情景假设的方式,通过设定悲观、中性、乐观三种不同的前提假设,来预测相对应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会如何变化。
悲观假设:假设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不断上升,带动房价过快上涨,从而引发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进一步收紧,房地产市场热度逐步降温,房地产投资增速冲高回落,到年底房地产投资单月同比增速由5月的8.1%下滑至5%,对应全年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4.1%左右。
中性假设:假设下半年在调控政策有所收紧的约束下,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基本维持现状,到年底房地产投资单月同比增速基本维持在8%左右,那么对应全年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5.1%左右。
乐观假设:假设下半年出于稳增长的考虑政府并未收紧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景气度进一步提高,推动房地产投资增速进一步攀升,到年底房地产投资单月同比增速上升至去年高点12%附近,那么对应全年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将达到6.6%。
从目前的情况看,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回升的趋势下半年仍有望延续,但在“房住不炒”政策导向下,货币政策虽不太可能明显收紧,但也难有大幅放松空间,房地产投资大幅冲高的可能性并不高,全年累计同比增速或将介于5.1-6.6%之间。
二、制造业投资今年将大概率维持负增长
一直以来,制造业投资都是固定资产投资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投资当中占比一直维持在30-40%,制造业投资的景气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趋势。而制造业投资又是所有投资大类中市场化程度最高,政策调控效果最不显著的一个门类,企业对未来盈利的预期和下游需求的强弱才是主导制造业投资趋势的核心因素。
年初受疫情影响,制造业企业几乎全部停工,因此制造业投资在疫情期间受冲击最为剧烈,1-2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滑31.5%。即使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受制于各地疫情防控措施,许多制造业企业一方面面临经济下滑,下游需求不足,企业盈利状况持续恶化,投资意愿持续下降,另一方面面临用工短缺,无法顺利复工。导致制造业投资的恢复速度也明显慢于房地产和基建,截止5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仍下滑14.8%。
那么下半年制造业投资走势会如何呢?我们同样采取情景假设的方式,通过设定悲观、中性、乐观三种不同的前提假设,来预测相对应的制造业投资增速将会如何变化。(由于2018年起统计局不再公布除房地产以外其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规模的数据,因此本文中使用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规模数据系根据累计同比增速计算得出,考虑到口径调整等因素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但并不影响数据趋势,特此说明)
悲观假设:假设下半年疫情对就业和居民收入的拖累逐步显现,消费需求尤其是耐用品消费需求复苏乏力,海外疫情二次爆发且持续蔓延,带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外需也再次面临下行风险。受制于下游需求难以显著回暖,制造业投资意愿低迷,到年底制造业投资单月同比增速仅小幅回升至0%左右,对应全年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6.3%。
中性假设:假设下半年消费需求逐步恢复,海外疫情二次爆发后逐步得到控制,外需也有所修复,制造业企业盈利状况有所改善,投资意愿逐步增强,到年底制造业投资单月同比增速回升至去年全年的增速3.1%左右,对应今年全年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5.1%。
乐观假设:假设下半年下游需求快速恢复,疫苗推出使得全球范围内疫情得到有效控住,新兴领域投资加速增长,带动制造业整体投资意愿快速升温,到年底制造业投资单月同比增速回升至6%,对应全年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4%。
根据目前的情况看,虽然大中型企业恢复情况良好,但小微企业生存状况仍在进一步恶化,制造业复苏两极分化格局明显,下半年制造业投资难有大幅回升空间,全年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预计在-5%左右。即使在乐观假设下,今年全年制造业投资也将大概率维持负增长,制造业投资将成为拖累固定资产投资的最主要因素。
三、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至6.1-8%
基建投资一直以来都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过程中,拉动基建投资往往都是短期内最容易见效,副作用也相对较少的方式,今年也不例外。年初受疫情影响,1-2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大幅下滑26.9个百分点,但随后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和各地加速开工基建投资项目,基建投资增速很快反弹并出现加速回升迹象,1-5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跌幅已经大幅收窄至3.3%,6月累计同比增速就将大概率转正。考虑到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基建投资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三、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至6.1-8%
那么下半年基建投资走势会如何呢?我们同样采取情景假设的方式,通过设定悲观、中性、乐观三种不同的前提假设,来预测相对应的基建投资增速将会如何变化。由于基建投资更多时候扮演的是逆周期调节手段的角色,因此基建投资增速的走势与基本面的运行情况大多有所背离。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基建投资将大概率加速以对冲下行风险,而经济向好趋势较为明显时,基建投资增速则将有所放缓。
悲观假设:假设下半年经济回暖势头较好,下游需求逐步修复带动生产端和投资端进一步改善,则基建投资稳增长的必要性将会明显下降,基建投资增速也将逐步下滑。到年底若基建投资单月同比增速逐步回落至5%左右,则对应着全年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4.2%左右。
中性假设:假设下半年经济恢复速度有所放缓,疫情对就业和消费的滞后影响开始显现,海外疫情二次爆发拖累全球经济和出口需求,倒逼逆周期调控政策持续发力,到年底基建投资单月同比增速继续保持在10%左右,则对应着全年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6.1%左右。
乐观假设:假设下半年国内疫情继续频繁出现点状或片状爆发,部分地区再次加强疫情管控措施,国内经济二次探底,海外疫情失控导致全球经济再次陷入深度衰退,倒逼逆周期调控政策进一步加码,到年底基建投资单月同比增速上升至15%左右,则对应着全年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8%左右。
从目前的情况看,经济复苏的趋势已经出现了边际放缓的迹象,6月高频数据较5月已经出现明显走弱,中小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失业率面临上升风险,逆周期调控政策大概率将进一步发力,基建投资增速未来有望进一步上升,全年基建投资增速预计将介于6.1-8%之间。
四、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转正可能性并不高
根据上文的分析,考虑三大类投资分别的占比情况,我们很容易计算得出今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走势预测。同样按照悲观、中性、乐观三种情形进行假设,年底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增速若分别为0.9%、5.4%和10%,则对应着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非别为-2.8%、-1.5%和-0.2%。考虑到投资单月同比增速回升至10%以上的概率并不高,因此全年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转正的可能性很低,单纯依靠投资很难拉动全年GDP重回正增长。四、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转正可能性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