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行情资讯 > 财经日历 >

青海省投被破产重整 曾8.5亿美元债违约爆发危机

日期:2020-06-24 22:04

  民众国际期货::750亿“青海省投”被破产重整,曾8.5亿美元债违约爆发危机

  民众国际期货官网:小债看市

  8.5亿美元债违约后,近日青海省投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这家750亿资产的巨型集团早年激进举债,有息债务规模较大,最终流动性危机导致债务危机。

  01、破产重整

  6月22日,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省投”)公告称,公司于6月19日收到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及相关司法文书,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公司提出的破产重整申请,并指定青海省投清算组担任管理人,具体开展各项重整工作。

破产重整公告

  同时,西宁中院还裁定受理债权人对青海省投旗下16家子公司提出的破产重整申请。

  今年年初,青海省投8.5亿美元债违约,掀开债务危机的一角。

  1月10日,青海省投未能支付到期的3亿美元债券利息,构成实质性违约,同时触发另外两笔债券的交叉违约条款。

  《小债看市》统计,逾期的3亿美元债应支付利息960万美元,将于2021年7月10日到期。除此之外青海省投还存续另外两只境外债,这三笔境外债余额合计8.5亿美元。

存续海外债

  债务违约后,标普将青海省投的长期主体信用评级及优先无抵押债券的债项评级从“CCC-”下调至“D”。

  值得注意的是,违约后青海省投下属离岸子公司国臻国际贸易对其已违约三只美元债持有人发起折价收购要约,其中2020年到期的债券收购价为41.19%;2021年到期的两笔债券收购价为36.75%。

  青海省投收购要约发出后,虽然有过半投资人接受,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投资人并不买账,甚至可以用“愤怒”来形容。

  有投资人对《小债看市》表示,他们已经向国资委、香港证监会、青海省政府等机关单位申诉,并且还接洽律所等机构介入,为债券投资者权益提供法律保护。

  在国内债券方面,青海省投存续债券有两只,总余额为10.08亿元,其国内主体及相关债项的信用评级分别为C和CC。

  《小债看市》注意到,早在2019年2月青海省投就有两笔境内债券兑付发生过“技术性违约”。除此之外其还有多只信托和资管产品发生违约,可以说青海省投债务危机早有预兆。

  02、深陷债务危机

  据官网介绍,青海省投是集资源开发、能源生产和金属冶炼为一体的管理类企业,主要产品有电解铝、煤炭、水电和火电等。

  青海省投属于地方国有企业,2009年度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青海省财政支柱企业”荣誉称号。

青海省投官网

  从股权结构上来分析,青海省投的第一大股东为青海省国资委,持股比例为58.40%,为公司实控人;第二大股东为西部矿业(601168.SH),持股20.36%。

股权结构图

  2018年,由于营业成本增加超25亿,青海省投业绩出现首亏,并且亏损额巨大。

  当年,青海省投实现营收186.54亿元,同比增长8.38%;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滑2066.98%,2019年继续亏损8.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青海省投经营性现金流首次由正转负,大幅流出10.98亿元,说明经营获现能力恶化。

连续两年巨亏

  更为严重的是,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对青海省投2018年年报无法表示意见,并强调“公司的持续经营仍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

  据2019年半年报显示,青海省投资金短缺、正常生产难以维持,面临无法持续经营、有息负债逾期以及涉诉三项重大风险。

2019年半年报截图

  截至2019年年中,青海省投总资产751.11亿元,总负债622.72亿元,净资产128.3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2.91%。

总负债连年升高

  《小债看市》分析债务结构发现,青海省投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为64%。

  值得注意的是,青海省投流动负债400.91亿元,而流动资产仅有120.62亿元,流动资产无法覆盖流动负债,资产负债错配严重。

  截至2019年年中,青海省投短期负债高达185.65亿元,而其账上货币资金只有29.66亿元,现金短债比为16%,并且其中23亿为受限资金不可动用,可以看出其资金缺口巨大,短期偿债风险激增。

  除此之外,青海省投还有非流动负债221.8亿元,主要为长期借款88.06亿元、应付债券66.56亿元、长期应付款64.96亿元,其整体有息负债高达381.66亿元,前两年甚至超400亿。

  近年来,青海省投疯狂举债,长短期借款和发债规模迅速攀升,不仅推升融资成本侵蚀利润,而且逐渐拉大与现金流间的资金缺口,最终导致爆发流动性危机。

  在外部融资方面,除了借款和发债,青海省投还通过融资租赁、应收账款融资、股权融资、股权质押以及信托等手段融资。

  截至2019年6月末,青海省投银行授信总额为444.06亿元,未使用额度为225.06亿元,可以看出财务弹性还可以,备用资金较充足。

银行授信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严重依赖外部融资的青海省投,2018年融资渠道出现问题,一边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缩水三分之二,另一边却要偿还大量债务,当年筹资性现金流净额首次转负,大幅流出9.8亿,2019年再次流出1.82亿元。

筹资性现金流

  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再融资又遇阻,早在2018年青海省投便爆发危机。

  2018年年末,青海省投有息债务中28.10亿元已逾期,其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协调和帮助下,调集资金才得以清偿美元债券的利息。

  2019年6月,青海省投作为融资方的信托产品出现逾期,同年9月其再次延期兑付于2020年到期、票息为7.25%的美元债息。

  截至2019年6月30日,青海省投逾期债务规模已达99.70亿元,其中有部分银行等逾期债务已经进行展期。

  同时,因债务违约和诸多逾期问题,青海省投诉讼缠身。西宁中院已受理青海省投及关联公司诉讼和执行集中管辖案件239件,其中诉讼案件187件,执行案件52件。

  2019年初,青海省投多个子公司已被托管,其中桥头铝电和西部水电被中铝青海铝电托管经营,百河铝业被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托管经营。

  总体来说,由于青海省投激进举债,有息债务规模较大,流动性危机导致债务危机爆发;后因违约产生的诉讼较多,子公司股权基本被司法冻结,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破产重整的道路。

  03、区域风险激增

   1993年,青海省投成为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1997年省政府批准其为政府出资人,行使国有资产经营主体和管理主体职能。

  2013年以前,青海省投属于省属平台公司,之后青海省国资委对青海省投进行混改,引入西部矿业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据悉,西部矿业以所持下属子公司百河铝业100%股权、西海煤电100%股权、西部碳素100%股权、唐湖电力的整体资产以及对上述公司的债权和部分现金,作价29.66亿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矿业这些参与混改的资产都是“亏损王”。

  因此,混改之后的青海省投一方面脱离了平台属性,不再有政府托底;另一方面青海省产业结构单一,其重仓投资的产业受经济周期影响大,但其却对风险认知不足。

  于是,2017年青海省投已经表现出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但其后一直大力发行非标续命。最终在经济下行压力和金融去杠杆背景下,2018年爆发大量非标逾期或违约事件。

  在《2019年度总结表彰暨2020年工作会议》上,青海省投董事长程国勋表示,2019年是集团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资金链断裂、债务逾期,法律诉讼集中爆发、供应商不断上访等外部压力。

青海省投董事长程国勋

  无独有偶,去年青海省另一个大型国企盐湖股份(000792)已经由于债务危机,走上破产重整之路。

  2019年,“钾肥之王”盐湖股份因439万欠款,被债权人告上法庭申请破产重整,后又爆出2019年业绩巨亏472亿的消息。(后台回复“盐湖股份”查看原文)

  值得重视的是,青海当地已有两家国字号企业财务问题岌岌可危,让青海这个高原省份的区域风险倍受瞩目。

  据悉,青海省的违约率位列全国之首,去年违约率为13.3%,今年以来已达13.7%。

  青海省投和盐湖股份的债务危机事件可能会影响青海省内其他企业的融资,市场会对这个区域的主体有所规避,区域再融资环境恶化,有关“国企信仰”的讨论将再次甚嚣尘上。

在线客服

  • 开户客服 QQ
  • 在线客服 QQ
  • 招商加盟 QQ
  • 技术支持 QQ
  • 投诉建议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