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综述:加速调整后稍企稳 关注明日LPR报价
来源:WIND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5月19日,债市早盘一度加速调整后稍企稳,总体长端表现好于中短端。国债期货大幅低开下探后震荡回升,10年小幅收红,5年和2年收跌;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盘初大幅上行后回落,10年期上行1bp左右,2年和5年上行约5bp;银行间资金面延续收敛,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反弹至1%上方。
交易员表示,对于重启经济的乐观预期触发近期风险资产的反弹,未来持续性仍待进一步观察,此外近期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争论不断,央行偏鹰的态度还会压制政策宽松预期,短期债市即便有反弹,空间料仍受限。
国债期货低开下探后,宽幅震荡收盘涨跌不一,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9%,盘中一度跌0.35%;5年期主力合约跌0.23%,盘中一度跌0.45%;2年期主力合约跌0.09%,盘中一度跌0.22%。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盘初大幅上行后回落,长端表现好于中短端。截至17:00,10年期上行1bp左右,2年和5年上行约5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190015收益率上行0.75bp报2.71%,盘初一度上行4.75bp最高触及2.75%,5年和2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逾5bp。
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延续回升,风险资产持续反弹。隔夜美股大涨,欧股普遍高开,亚太股市收盘全线走高,韩国综合指数涨2.25%,日经225指数涨1.49%;A股震荡攀升,上证指数收盘涨0.81%,深证成指涨1.21%,创业板指涨1.38%。
一银行交易员认为,最近市场的风险情绪明显回弹,这对债市的心态也形成持续压制,短期即便下方有所支撑,暂时也难以出现明显回暖,维持偏弱震荡,等待后续全球经济陆续重启后,疫情会否出现反弹。
国君固收覃汉团队认为,从4月30日开始的熊陡式暴跌来看,债市已经脱离了基本面定价,其实质是一轮“多杀多”后进入了下跌“反身性”阶段——悲观情绪与市场下跌相互反馈。目前来看趋势性做多的时机还不成熟。不过当前货币政策越是保持“静默”,则意味着两会后将有越多的“子弹”配合财政扩张。因此,可以关注政策节奏差带来的利率波段机会。另外,就短期而言,债市连续暴跌也不可持续,抄底资金可以尝试快进快出做短线,但这无疑非常考验交易能力。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5月19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Wind数据显示,今日无逆回购到期。5月15日央行缩量续做MLF且利率持平,市场普遍认为5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LPR报价保持不动的概率较大。
银行间资金面延续收敛,主要回购利率走高,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反弹至1%上方。截至17:00,DR001加权利率上行逾45bp报在1.37%附近,DR007加权利率上行逾14bp报在1.44附近%。交易员称,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持续暂停一个多月,且近期地方债和国债等发行规模大增,加之税期临近,市场流动性供给出现谨慎苗头;不过目前整体看仍属均衡,关注后续逆回购会否重启。
一级市场方面,据交易员透露,国开行1年、3年、10年期固息增发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3356%、1.9040%、3.0173%,投标倍数分别为3.07、2.76、2.48。财政部国债做市支持操作随卖3年期、5年期国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6106%、1.9495%,投标倍数分别为1.15、1.11。农发行2年、7年期固息增发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8575%、3.0496%,投标倍数分别为1.92、2.5。
针对近期财政赤字货币化热点问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表示,没有必要大动干戈,以增加长期经济金融风险为代价,打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央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政府债券”的法律底线和对财政行为约束的最后一道防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吴晓灵称,中国市场仍有一定的政府债券容纳能力,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必要在一级市场直接购买政府债券,应该通过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向市场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
关于近日债市走势,江海证券称,最近债券市场波动较大,逻辑线索也不够清晰和连贯,做多做空都容易出错。当然债券市场目前面临的压力客观存在,市场情绪要得到明显的修复和改善,必须等到基本面,风险偏好和供给压力等方面的压力缓和。目前利率在高位宽幅震荡的阶段,策略上可以逐步加仓,只是要容忍一段时间的浮亏压力。
兴证固收称,当下流动性宽松状态对债市仍为友好,债市可能尚未达到牛熊转换的时间点。反转行情未至,资本利得机会让位于票息价值,建议中短端把握carry和票息,适度弱化资本利得预期。
国信宏观固收称,4月30日至今,债市出现一波快速调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20BP。虽然近期债市调整速度较快,但是二季度后期债市仍存压力,10年期国债收益率应回到2.8%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