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旧小区改造到新基建专项债使用扩围增效|债
原标题:从老旧小区改造到新基建专项债使用扩围增效
来源:中国建设报
专项债正在撬动有效投资方面发挥作用。
疫情“黑天鹅”出现以来,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多措并举积极对冲疫情影响。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专项债集中发力,已初见成效。事实上,近年来专项债在规模逐年增长的同时,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为其撬动有效投资奠定了基础。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的专题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共有676.3亿元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投向全国130个项目,较去年全年68.13亿元共9个项目有显著增长,杠杆倍数由去年的1.9倍上升至2.3倍,撬动市场化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
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地方专项债加速发行,可以在疫情过后促进相关项目投资落地,对相关产业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投资部主任刘澄表示,专项债总规模、使用计划与审批均有明确的政策要求,避免了不可控的地方隐形债务积累。
专项债是地方政府债券的一种形式,此外地方债还包括一般债。一般债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弥补赤字,专项债则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主要是为公益性项目建设筹集资金。专家表示,与一般债相比,专项债优势显著,除了能够防控地方政府融资风险外,其发行成本较低,较银行贷款等融资途径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偿债周期也更为合理。
5月9日,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868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202亿元,再融资债券1666亿元。新增债券中,一般债、专项债分别发行509亿元、693亿元。
专项债方面,财政部前期已分两批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1.29万亿元,截至4月15日,完成发行约1.16万亿元。第三批1万亿元专项债额度目前已下达地方,按要求将在5月底前发行完毕。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专项债既能支持复工复产,为在建项目继续施工、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及早开工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稳定就业,又能拉动有效投资,可以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专项债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明显提高。截至4月15日,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约1.16万亿元,主要用于新建和在建项目建设。其中,用于新建项目4179亿元,约占36%;用于在建项目7428亿元,约占64%。同时,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各地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全部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专项债发挥作用需要“用武之地”,近年来专项债使用范围不断拓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要领域之一。2020年,专项债将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单独列出、重点支持,增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领域,并允许地方投向应急医疗救治、公共卫生、职业教育、城市供热供气等市政设施项目,特别是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公共事业、配建基础设施、既有建筑改造提升等方面,具体投向非常宽泛,能够有效扩内需稳增长。今年专项债重点提出5G、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领域,也符合当前和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刘澄说。
刘澄进一步表示,专项债也会带来地方债务积累,但这类债务因成本低、周期长,因此适合地方政府谋划中长期项目。专项债资金投入的有效性取决于项目带来的中长期效益,要把拉动投资、扩大内需和稳定就业共同作为项目评价因素,以专项债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保证专项债资金的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