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投活跃 外资持续“加仓”中国债市|债券_民众
原标题:交投活跃 外资持续“加仓”中国债市 来源:金融时报
债券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境外投资者通过债券通渠道在中国债市交易量为3194亿元,日均交易量152亿元。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近日表示,过去数月疫情期间的全球市场波动期,债券通渠道资金流动量明显攀升,日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倍。
“在2019年4月之前,债券通月均交易量约在1000亿元左右,现在已经达到3000亿元水平,可以看到一年之内的增长非常显著。”彭博电子交易解决方案专家Harry Ke近日在彭博的研讨会上表示。
中债登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末,中债登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20011.36亿元,首次突破两万亿元。上海清算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上清所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3102.99亿元。两者合计,境外机构共计持有中国债券2.31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504亿元。
从成交看,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银行间债市境外机构投资者共达成现券交易7854亿元,同比增长106%,交易量占同期现券市场总成交量的2%。4月份,境外机构投资者买入债券4634亿元,卖出债券3220亿元,净买入1414亿元。其中,通过结算代理模式达成4660亿元,净买入1049亿元;通过债券通模式达成3194亿元,净买入365亿元。
山西证券公司固定收益部国际业务负责人杨帆在上述研讨会上表示,疫情对境内市场的影响比较有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境内债券市场交投的活跃程度,不少仓位比较重的机构开始止盈,清仓机构开始入场配置,市场交投十分活跃。政策面方面,央行为了缓解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引导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等政策利率下降,超储率也进行了调降,多种措施使得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一直维持在比较充裕的水平,资金面宽裕使得市场交投比较活跃。
3月中下旬以来,油价波动引起的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给海外市场造成了较大的流动性冲击,美债品种中最活跃的美国10年期国债一度出现了盘面的流动性短缺。“在冲击比较严重的时间,有一些海外投资人需要短期回笼流动性,所以海外投资者是整体净卖出的。但是从3月全月的数据来看,境外投资人除了卖出了一些同业存单,其他品种无论国债还是政策性银行金融债都是净买入的状态。”杨帆说。从托管数据看,3月末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较2月末减少168亿元。
从交易数据看,境外机构投资者由3月的净卖出债券4亿元转为4月的净买入141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4月,外资对中国债市中短端品种青睐有加。从4月境外机构投资债券代偿期分布看,1年以下、1至3年、3至5年分别占比为28%、18%、19%,中短端债券总占比为65%,高出3月的58%。反观长端债券,7至10年占比从3月的34%降至26%,10年及以上期限债券占比降至1%。
“近期,境内债券的交易流动性没有受到海外流动性冲击的影响,经受住了考验。”杨帆说。经历了3月海外流动性冲击后,近期,海外中资美元债尤其是地产类债券涨幅较大,收益率已超过境内地产债。“我们也看到境内的一些投资人包括QDII基金去海外投资一些中资美元债。其实这种跨境利差,由于流动性、宏观环境的不同,一直都有一些波动,从不同债券品种来看也有一些差异,整体上并没有对境内债券吸引力造成影响。”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表示,我国目前是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国家,同时,我国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也有优势,人民币的债券利率包括资本市场优势是明显的,人民币汇率总体上也是保持强势的,所以,人民币资产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和一定的避险特征。
杨帆表示,放眼全球,中国境内债券市场收益率高,流动性好,同时,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中国债券对于境外投资者具有持续的吸引力。中国债市被纳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指数引导的被动投资会呈现出资金净流入的状态。与此同时,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市的被动投资所衍生出来的主动投资需求,是市场后续更关注的,也是更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