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经济恢复多少?——2020年4月经济数据预测|回
【天风研究】 孙彬彬/陈宝林/王安东/许锐翔(联系人)
摘要:
实体经济数据:
预计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0%附近,固定资产投资回升至-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8%,CPI同比3.5%、PPI同比-3.0%。
进出口数据:
预计4月出口同比-20%,进口同比-10%。
货币信贷数据:
预计新增贷款约1.3万亿,新增社融2.5万亿,M2同比为10.2%
实体经济数据
1. 预计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0%附近
3月大中型企业复工较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迅速收窄至-1.1%。日均耗煤虽然口径有调整,但整体显示工业生产还是在继续恢复。4月PMI生产指数回落至53.7%,其中主要是季节性回落。需要关注的是,大型企业生产指数下滑较多,小型企业复工偏慢景气度回升,因而规模以上口径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依然不乐观,预计增速维持在0%附近。
未来两月经济将继续处于恢复期,不过目前订单不足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外需下滑将对国内生产构成制约,预计工业增加值将继续维持低增长状态。
2. 预计4月固定资产投资回升至-11%左右
2020年3月,房地产投资单月增速已经转正,由负增16.3%,转为正增1.1%,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在4月仍会持续;从土地市场看,土地成交面积继续回升,从3月的-45.3%回升至-12.1%。土地溢价率小幅下降,土地市场平稳;从需求端看,3月70大中城市住宅价格环比增长0.3%,房地产成交面积迅速回升,但仍然弱于2019年水平和历史平均。
基建投资来看,4月新增专项债693亿元,数目并不大,但基建投资的限制并非资金端,前期已经积累了较大的专项债资金;项目端3、4月发改委项目大幅放量。当前基建投资在资金-项目,走向逐步落地的过程,因而我们以及2季度基建投资将稳步上升。
制造业投资是顺周期性较强,当前经济下行周期中,2季度制造业投资将持续处于弱势:从出口交货值/工业企业收入看,2017年底后,外需的影响逐步回升,而2季度将是海外经济最差的时期,这将给制造业的出口需求带来冲击。
综合来看,制造业下行,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回升,总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从年初的深坑中逐步回升,预计4月固定资产投资回升至-11%左右。5月、6月分别回升至-7%、-5%。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8%
随着疫情缓和以及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地产、汽车环比都有明显改善,汽车销量同比回归正增长,而地产销售增速依然处于负增长。4月小型企业、服务业整体还处于恢复状态,清明消费数据并未出现大幅反弹,内防反弹外防输入之下居民外出偏谨慎,特别是餐饮行业恢复较慢,预计4月社零同比继续维持-8%左右。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消费数据显示出些许“报复性消费”的味道,淘宝、天猫、苏宁等大数据显示图书、家电、出游相关用品均出现大幅增长,显示消费需求旺盛。
这里有两个数据需要注意,一是前述图书销量大增,显示居民依然以居家为主,外出消费意愿并不强;二是五一假期旅游人数和收入较往年大幅下降,这表明“报复性消费”可能只是局部现象。
随着湖北、北京疫情防控降级,居民谨慎心理有所缓和,未来消费应该还是会继续恢复,不过在就业、收入状况恶化的情况下,消费预计很难全面反弹,二季度可能还是维持低位增长状态。
4. 预计CPI同比3.5%、PPI同比-3.0%
食品项方面,猪肉、鲜菜两大贡献项均明显回落,蛋类、鸡肉、水产品价格小幅上涨,食品项环比预计在-2.5%至-2%之间。
非食品项方面,虽然4月成品油最高零售指导价并未调整,但国际油价大跌的情况下燃料价格应该还是会进一步下行,可以看到3月交通工具燃料分项降幅便显著大于成品油环比。当前消费需求回升偏慢,衣着、娱乐等非食品项预计也会低于季节性。
预计4月CPI回落至3.5%。猪肉供给逐步改善,全球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油价大概率低位运行,5、6月CPI可能进一步回落至3.2%、3.1%。
4月PMI出厂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分别降至42.2%、42.5%;国际原油价格大跌,钢铁、有色等大宗商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经济进入深度通缩状态。保守估计4月PPI环比预计-1.1%,同比-3.0%左右。
发达经济体在二季度受损严重,国内经济短期内很难回到潜在增速,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原油价格预计还是低位运行,预计5月PPI进一步回落至3.5%,6月由于基数较低回升至-2.5%。
预计4月出口-20%,进口-10%
2020年3月进出口数据超预期,原因主要是①3月海外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②对东盟等国家出口支撑出口增速。
我们预计2季度出口将开始下行,海外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季度:一方面,我们从PMI出口判断,4月出口数据将有所下行;另一方面,全球领先指标韩国出口开始下行,验证这一判断。
由于国内情况相对优于海外,复工复产正在加速,因而进口数据或由于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中,进口指数持续上升,明显高于出口指数。
综合来看,我们预计4月出口-20%,进口-10%。预计5月、6月出口分别为-22%、-25%,5月、6月进口分别为-8%、-6%。
货币信贷数据预测
1. 预计新增贷款约1.3万亿
从票据承兑发生额来看,我们预期4月份表内外票据净融资额约为3200亿元,相对去年同期1517亿元有明显提升。
细分来看,表内票据贴现预计约为2400亿元,表外票据融资规模约为800亿元,两者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3月新增信贷规模明显超市场预期和季节性,总体信用扩张情况有所改善,其中政策支持应该是主要因素。3月新增企业贷款主要以短贷为主,企业信贷结构有所恶化,银行信贷主要通过短贷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维持企业生存。3月新增居民贷款增长虽然仍强于季节性,但增长乏力,与企业贷款的大幅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季节性特征,4月居民贷款新增规模都会有环比下降,叠加疫情负面影响开始褪去,房地产交易也开始回暖,4月份30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同比跌幅进一步收窄到20%,因此我们预计4月新增居民贷款较3月会有所提升。
虽然4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继续改善,但是边际改善幅度较3月份明显收窄,这意味着4月企业新增信贷规模大概率会较3月份出现环比大幅收缩,不过在政策支持下应该仍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具体而言,5月6日国常会提到“通过专项再贷款再贴现、激励国有大型银行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增加政策性银行专项信贷额度等,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成本贷款2.85万亿元” ,而4月22日银行保险业一季度运行发展情况发布会则提到“一季度对企业、商户和个人经营者发放的信用贷款增加2.5万亿元……根据银行业协会统计,仅银行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信贷支持已超过了2.5万亿元” ,这显示4月新增贷款改善幅度应该不大。
综合来看,我们预计4月份新增贷款规模约为1.3万亿,较去年同期小幅提升。
按照季节性特征来判断,5月新增贷款应该会与4月相比变化不大,6月则会有相应提升。在央行再贷款政策的支持下今年5、6月新增信贷数据大概率会强于季节性,我们预测分别为1.4万亿和1.8万亿。
2. 预计新增社融2.5万亿,M2同比为10.2%
4月份政府债券净融资约为3000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企业债券净融资约8800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净融资约-380亿元。
用益信托网数据显示,4月信托成立规模较上月有所下滑,但到期规模增基本持平,净融资有所收缩,预计新增信托贷款规模降至-500亿左右,新增委托贷款规模预计与信托贷款相当。
综合来看,我们预计3月新增社融2.5万亿,较去年同期增加8000亿,社融同比增速可能会上升至11.8%左右。
按照季节性特征来判断,5月新增社融应该会有所回落,6月则会有所反弹。然而,最新国常会再提前下达1万亿元专项债新增限额,力争5月底发行完毕,叠加其他政策支持,我们预计5月新增社融会远超季节性,可能会接近3万亿的水平(去年5月为17124亿)。
5月底召开的两会将会对今年赤字率、地方专项债和特别国债规模提出具体目标,今年政府债券的剩余额度将会从6月开始发行,那么6月很仍将有大规模政府债券发行,初步估算6月新增社融会在3万亿以上(去年6月为2.6万亿)。
M2增速方面,考虑到4月贷款、债券分项同比均有所回暖,我们预计4月M2增速会小幅上升至10.2%。考虑到二季度社融信贷数据大概率仍会强于季节性,我们预计二季度内M2增速可能仍会维持在相对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