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从债券转向股票!公募建议遵循两大原
原创 余世鹏
股指反弹虽一波三折,但赚钱效应已在逐渐提升。
4月27日,A股主要股指小幅上涨。盘中既有银行、保险、房地产等权重发力做多,又有大消费和医疗器械等热点概念板块强势助攻。
公募投研观点指出,当前A股处于流动性改善阶段向市场反弹阶段过渡中。从美林投资时钟模型来看,当前市场处于从“衰退”到“复苏”之间,对应的配置资产将从“债券”到“股票”演进。
基于二季度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预判,公募认为,当前A股已具备中长慢牛基础,接下来的半年或是关键的酝酿期和布局期。
北向资金维持净流入 A股或迎估值修复
27日沪综指收报2815.49点,涨幅0.25%;深成指报10452.17点,涨幅0.28%;创业板指报2018.67点,涨幅0.74%。
盘面上看,银行股领涨两市,医药生物、建筑材料、房地产等板块涨幅居前;题材概念方面,IPv6、特高压、生物疫苗等板块表现抢眼。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在市场情绪回暖的同时,北向资金27日维持了净流入状态,全天流入金额为53.92亿元。
“目前市场赚钱效应有所提升。”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外围市场的震荡没有结束,但对A股市场的边际影响已经降低,A股接下来更多是自身的估值修复。
慢牛三大条件已具备
杨德龙指出,全球金融市场要完成本轮调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流动性枯竭阶段、流动性改善阶段、大幅反弹阶段。“当前,我们处于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过渡当中。待海外疫情出现明确拐点,即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出现趋势性下降时,市场会迎来第三个阶段。从长期看,A股处于历史大底位置,进一步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投资者不必恐慌,但要有耐心。”
“短期而言,预计市场仍以震荡筑底为主。” 招商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姚爽表示,国内流动性宽松、利率中枢持续下行的环境有助于支撑股指,但考虑到美股已对前期急跌进行明显修复,加上当前处于季报密集披露期,预计业绩下修仍将给股指带来考验。短期需要继续关注海外疫情数据是否出现反复,以及国内需求的恢复情况;从中期来看,利率下行之后,大类资产配置将继续利好权益市场,同时考虑到当前权重板块的估值已经接近历史底部,预计指数整体的估值中枢有望上行。
而基于二季度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预判,前海联合基金指出,当前A股已具备中长慢牛基础,接下来的半年或是关键的酝酿期和布局期。
前海联合基金指出,上市公司收入和盈利增速在一季度探底后,有望在二季度回升,这是中长牛市的第一个条件;而在经济企稳和回升预期下,二季度十年国债收益率有望维持在2.5%-2.8%水平(截至4月27日收盘,收益率水平为2.526%)。国内货币政策后续空间充足,从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调LPR、推动社融放量等措施来看,均会起到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作用,这是中长牛市的第二个条件。
此外,前海联合基金指出,在外部环境倒逼下,国内市场的制度改革或将加快推进,这是中长牛市的第三个条件。科创板的成功实施,会为A股的注册制改革提供借鉴。同时,新三板精选层推进加速,将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市场的活跃程度,助力新兴产业培育和经济转型升级。另外,从近期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来看,预计后续市场化改革将全面铺开并加速,变通则达,将全面释放经济长周期增长的要素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