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商誉暴雷 曾被曝出“假医生”丑闻|美年
来源:小债看市
近年来,美年健康通过频繁并购成为民营体检巨头,但其积累的大量商誉终于暴雷,2019年预计计提商誉减值10.3亿元。
01、商誉暴雷
4月14日,美年健康(002044.SZ)发布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85.27亿元,同比增长0.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0亿元,同比下降204.74%。
对于巨亏原因,美年健康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判断部分子公司出现减值迹象,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0.3亿元。另外,美年健康运营成本增加,而收入规模未能相应扩大,预计影响利润2.4亿元。
今年一季度,叠加新冠疫情影响,美年健康亏损继续扩大,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80亿至-4.80亿,同比下降474.52%~305.55%。
受此消息影响,4月15日美年健康股价大幅低开,截至收盘放量大跌近9%,市值一日蒸发4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年健康通过发行美元债及扩大银行授信进行融资,导致财务费用增速较快,侵蚀利润约2亿元。
《小债看市》统计,目前美年健康存续国内债券仅一只,4亿规模的“17美年MTN001”将于今年6月6日到期;另外其境外还存续一只2亿美元高级无抵押票据,将于2021年4月3日到期。
2019年年底,惠誉将美年健康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和高级无抵押评级由“BB+”下调至“BB”,同时下调2亿美元高级无抵押票据的评级由“BB+”下调至“BB”。
在国内评级方面,美年健康的主体和相关债项评级均为AA。
02、疯狂并购埋下隐患
据官网介绍,美年健康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以健康体检为核心,集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于一体的专业体检和医疗服务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个人健康大数据平台。
美年健康拥有“美年大健康”、“慈铭体检”、“慈铭奥亚”、“美兆体检”等多个健康体检品牌。
从股权结构上来看,美年健康的第一大股东是阿里网络,持股比例为9.39%,第二大股东上海天亿资管持股6%,公司实控人为俞熔。
2015年以来,由于外延式并购扩张,美年健康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快速增长,增速均超30%。
但是2019年以来,美年健康的业绩高速增长出现拐点,并且经营性现金流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
2019年前三季度,美年健康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6.59亿元,这是其史上首次出现净流出状态,对利息和债务的保障产生不利影响。
截至最新报告期,美年健康的总资产有176.4亿元,总负债103.89亿元,净资产72.51亿元,资产负债率58.89%。
值得注意的是,美年健康的财务杠杆已经放大到历年来最高值。
《小债看市》分析负债结构发现,美年健康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占总负债比为65%。
其中,短期借款24.37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9.61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4.52亿元,也就是说其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有38.89亿元。
但是,美年健康账上货币资金仅有13.84亿元,较2018年年末大幅下降45%,仅能覆盖短期债务的三分之一,短期偿债风险较大。
另外,美年健康还有非流动负债36.29亿元,其中长期借款15.23亿元,应付债券18.81亿元,可以看出其总的有息负债已超73亿元。
在外部融资方面,除了银行借款和债券,美年健康还有511次租赁融资,71次应收账款融资,5次定增以及23次股权质押。
其中,美年健康实际控制人俞熔及其一致行动人股权已经高比例质押,俞熔质押率为89.31%,上海维途投资中心质押率已高达99.99%。
在银行授信方面,截至2019年8月29日美年健康授信总额为67.13亿元,未使用额度为49.41亿元。
《小债看市》注意到,近年来随着美年健康频繁并购,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商誉,同时投资性现金流也呈现大幅流出状态。
2016和2017年,美年健康分别收购“美兆”和“慈铭”两家体检机构,在老对手爱康国宾私有化退市之后,其已成为国内体检行业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
截止2019年三季末,美年健康商誉高达51.55亿元,是2018年净利润的6倍多,为近年来的最高值,未来存在较大商誉减值风险。
同时,美年健康投资性现金流大幅流出,2015年至今合计流出88.16亿元,为2018年净利润的十倍。
总的来说,在没有并购带来的并表业绩提升后,美年健康盈利能力已现疲态,甚至经营性现金流由正转负发出危险信号。
在百亿负债压顶、50亿商誉风险、业绩不振情况下,2019年美年健康火速拉阿里入股成为第一大股东,阿里能否帮其逆转危局?
03、民营体检巨头
1993年,俞熔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通信工程系。大学毕业后,他没有进入国家分配的工作,而是进入一家房地产策划公司,在上海闵行、徐汇等地做了一些项目。
两年后,俞熔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房地产公司,赚取了第一桶金。
但是,做房地产多年后,俞熔发现房地产不能带给其成就感,开始尝试其它行业,1998年开始涉猎投资领域。
2001年,在政府提出开放医疗市场、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后,民营体检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04年,原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韩小红创立慈铭体检;张黎刚创立爱康网;而俞熔创立上海天亿,也就是美年健康的前身。
在其后十几年的发展中,民营体检行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这三家体检巨头共同称霸市场。
2015年8月,美年健康借壳江苏三友完成A股上市;2016和2017年分别收购行业巨头“美兆”和“慈铭”。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年健康收购排名第三的慈铭体检后,市场格局就此打破。
2018年,美年健康的年体检人次达到728万,占市场份额的1.9%,是第二名爱康国宾的2.7倍,从此其在民营体检行业开始称王。
但是,随着美年健康的快速扩张,其负面消息也源源不断。
2018年7月,美年健康爆发“假医生”丑闻,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的一名前员工在自媒体爆料称,美年健康存在大量起用冒牌医生,违规签发体检报告等问题。
随后,被证实美年健康确实存在医生代签名等违规现象,一时间舆论甚嚣尘上,其口碑大打折扣,一个月时间市值缩水近半。
在美年健康遭遇内忧外患之际,今年初又爆发新冠疫情,这无疑会对体检机构的经营造成沉重打击,在百亿负债和巨额商誉高悬于头顶之下,美年健康未来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