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临水又一程 记商业银行试点参与国债期货业
2月21日,四部委发布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试点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这是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中国农业银行作为首批试点机构之一得以参与这一改革进程,感到十分荣幸。
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无论是对商业银行自身还是对整个金融市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一,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的有效性。
从理论上说,国债期货作为场内交易的标准化合约,报价连续性好,成交价格能够更加充分地反映市场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扮演着价值标杆的角色。
近年来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取得了较好发展,然而,由于当前市场参与者以券商、广义基金和个人投资者为主,作为主要持债机构的商业银行缺席,导致国债期货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均受到限制,价格信号传导的有效性尚待提升,进而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整体运行效率。从实际情况看,2019年国债期货日均成交金额仅607.21亿元,而同期国内市场利率债日均交易量近5000亿元,显示国债期货市场功能仍待进一步发挥。
当前,商业银行债券持有量占全市场接近60%,作为天然的套期保值者,商业银行的入市将显著改善国债期货市场参与者的多样性,提供差异化的交易需求,从而势必增加国债期货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国债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同时,在债券市场方面,由于拥有国债期货作为对冲工具,商业银行现券做市交易的活跃度也必将进一步提升,从而有助于改善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收益率曲线,最终推升金融市场的整体有效性。
其二,商业银行开展国债期货业务是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步骤。
当前我国债券市场正处于对外开放的加速期,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券的投资规模持续增加,迫切需要使用有效的利率衍生工具对其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进行管理,对进入国债期货市场有着较高呼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可持续性。
商业银行开展国债期货业务,将显著提升国债期货市场的成熟度。商业银行依靠自身持仓,有助于发挥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增强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和价格形成机制的有效性,为后续引入境外投资者奠定基础,从而为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程增添新的动力。
其三,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对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进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币债券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之一,从参与试点的五大行情况看,占总资产的比例平均在22%左右。由于人民币债券基本上均为固定利率品种,因此债券价格对市场利率变化的敏感性高,估值变动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影响较大。以五大行为例,根据年报数据估算,截至2019年末,五大行人民币债券持仓规模合计约24.9万亿元,持仓平均久期约4.1年,基点价值约102.1亿元,市场利率波动会显著影响债券投资组合价值。以2016年为例,受当年利率上行影响,五大行FVOCI账户下债券因公允价值变动对资本公积的影响合计约955亿元,导致五大行资本充足率平均下降约14基点。
从上述情况看,商业银行对有效管理人民币债券资产的市场风险具有较强的内在需求。相比市场上可选的其他利率风险对冲工具,由于内在机理和交易机制的作用,国债期货与债券组合,特别是利率债组合价格波动的相关性强,经测算基本能维持在90%以上,套保有效性较高且表现稳定,是对人民币债券组合进行风险管理的高效工具。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后,商业银行可以更加灵活地管理资产负债表,有效应对市场波动,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资本消耗,为业务拓展保留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对客报价竞争力,提升客户服务能力,进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总体来看,商业银行试点开展国债期货业务对市场发展和银行经营都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开展国债期货业务固然会带来很多机遇,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中也蕴含着诸如新的监管要求、新的交易规则、新的产品、新的风险因素等诸多挑战。针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农业银行要在前期筹备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完善加强在人才队伍、风险内控机制、业务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在监管框架下,以风险管理为目的稳健开展国债期货业务,积极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建设,协助维护市场稳定,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程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