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年报和一季报反映出什么?|年报_民众期货_民
【天风研究·固收】 孙彬彬
摘要:
(1)钢铁、化工、采掘、商业贸易、交通运输、房地产和建筑装饰等行业2019年业绩下滑占比高且存量债券规模占比较高,需要重点关注。而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冲击,纺织服装、家用电器、交通运输、建筑装饰、休闲服务等行业披露负面一季度业绩预告的占比较高,也需要重点关注。
(2)2020年以来,疫情冲击之下,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幅恶化。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方向为负面的比例大幅提高20%,达到63%;首次出现亏损的企业219家,占比同比提高12%达到22%。从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下滑原因来看,主要是由于疫情冲击了产业链上下游,下游需求不足,上游供给不足,物流受限,人员流动受限,正常商务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3)重点关注的行业中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有其共同点:宏观经济增速下滑,需求减弱,而行业竞争加剧,产品或服务价格下降,从而影响公司盈利。
此外,不同行业有其行业自身的原因导致业绩下滑:
钢铁:受巴西淡水河谷溃坝事件等影响,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废钢及燃料等原材料价格也总体高于去年同期,导致钢铁企业盈利水平同比下降。
化工:受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影响,化工行业上下游企业停产、停工、搬迁和整改持续发酵,全国性、地方性的安全、环保检查一波接一波持续开展,开工率受限。
采掘:煤炭开采企业地质条件影响,如煤质下滑等可能会对煤炭开采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公司业绩;去产能奖补资金收入座位公司营收的重要补充,明显减少。
商贸零售:线下门店装修资本开支、装修或其他因素导致停业以及商场初期的培育期等均会造成盈利能力下滑。
交通运输:主要运输产品需求波动,其他交通工具替代,均会造成运输需求减少。
A股年报和一季报反映出什么?
上市公司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陆续发布,从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和一季度业绩预告来看,哪些行业2019年信用状况在恶化?疫情之下,又有哪些行业受影响明显?
1、业绩表现如何?
截止2020年4月11日,A股3815家上市公司中有1005家披露了完整的2019年年度报告,共1867家公司披露了年度业绩快报,披露年度报告或年度业绩快报的公司共2443家,占A股上市公司的比例约64%。我们以年报或年度业绩快报披露的数据观察上市公司及各个行业的业绩变动。
营业收入下滑的公司占比进一步提高。2017年以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下滑的比例持续提高,2018年为24.6%,2019年截至目前这一比例为28.2%,主要是营收下滑幅度在10%以内的公司占比提高。2019年营收下滑的公司688家,其中下滑幅度在30%以上的公司120家,占比与2018年基本持平。
归母净利润下滑的公司占比下降,业绩略有改善。2019年归母净利润下滑的公司占比为34.9%,相比2018年大幅下滑。这一趋势与公布预减业绩预告的公司数量走势基本一致。
地方国企业绩下滑占比略高。上市公司以民企为主,在发布年报或业绩快报的公司中同样如此。地方国企归母净利润增速下滑的占比达到37.5%,中央国企整体业绩较好。
从行业来看,钢铁、汽车业绩下滑明显。2019年全年基建增速低位徘徊,钢铁需求不足,钢铁行业景气度较弱,有72.2%的钢铁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汽车销量持续下滑,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占比也达到52.1%。另外,通信、化工、纺织服装、休闲服务、农林牧渔等行业业绩下滑上市公司占比也超过40%。
截止4月11日,共1003家上市公司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预告方向为正面(预增、略增、扭亏、续盈)的公司370家,占比仅37%;预警方向为负面(预减、略减、首亏、续亏)的公司有632家,占比63%,业绩尚不确定的1家。
疫情影响之下,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幅恶化。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方向为负面的比例大幅提高20%,达到63%;首次出现亏损的企业219家,占比同比提高12%达到22%。业绩预告为预增的公司仅159家,同比大幅减少。
从行业角度来看,疫情冲击之下,纺织服装、家用电器、交通运输、建筑装饰、休闲服务等行业披露负面一季度业绩预告的占比较高,食品饮料、房地产、农林牧渔等披露负面业绩预告的占比较低。
我们重点关注存量产业债规模占比较高、2019年业绩出现大比例下滑的行业,如钢铁、化工、采掘、商业贸易、交通运输、房地产和建筑装饰等行业。
2、财务数据表现如何?
2019年营业收入整体维持正增长,但7个重点关注行业中仅房地产和建筑装饰营业收入正增长,其他行业均明显下滑。房地产行业的营业收入本质上是2016~2017年公司销售房屋结算产生的收入,而2016-2017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增速保持在34.8%和13.7%的高位,为房企结算提供了比较充足的资源;2019年基建投资小幅提升至3.33%,房地产投资保持韧性,因而建筑施工企业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增速。
采掘、化工营业利润增速快速下滑,钢铁、房地产、建筑装饰营业利润增速小幅下滑,交通运输、商业贸易营业利润增速小幅上行,钢铁和化工营业利润增速为负,行业盈利出现明显下滑。
房地产、商业贸易、交通运输3个行业的毛利率出现明显上行,采掘、化工、钢铁和建筑装饰4个行业毛利率基本持平或小幅下行。
尽管采掘和化工行业营收和营业利润增速均明显下行,但这两个行业以及房地产、建筑装饰等共4个行业的带息债务/归属母公司权益比例明显下滑,在行业景气度一般的情况下偿债能力并未大幅恶化。
在所有行业中,房地产、建筑装饰、公用事业资产负债率较高,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资产负债率较低。
重点关注的7个行业中,房地产、交通运输2个行业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出现明显上行,其他5个行业均基本持平或小幅下行,化工行业资产负债率明显下行。
从偿债能力来看,重点关注的行业中除建筑装饰以外6个行业的以EBITDA/带息债务衡量的偿债能力出明显提升,其中化工、商业贸易偿债能力提升明显。
从货币资金/短期债务衡量的短期偿债能力来看,建筑装饰、商业贸易、采掘下降,化工、钢铁、交通运输和房地产短期偿债能力提升。
综合来看,尽管采掘、化工、钢铁行业盈利能力下滑,但是偿债能力有所改善;建筑装饰和商业贸易营业收入、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均基本持平;交通运输、房地产行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均有改善。
3、重点关注行业的情况
对于重点关注行业业绩下滑的原因,我们以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时披露的业绩变动原因进行分析。
3.1、钢铁
截止4月11日,35家钢铁上市公司中共24家披露2019年业绩预告,其中发布预减、略减的负面业绩预告的共18家。通过梳理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变动原因,钢铁行业盈利能力下滑主要源于:钢材总体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同时受巴西淡水河谷溃坝事件等影响,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废钢及燃料等原材料价格也总体高于去年同期,导致钢铁企业盈利水平同比下降。
3.2、化工
截止4月11日,353家采掘行业上市公司中共237家披露2019年业绩预告,其中发布预减、略减的负面业绩预告的共110家。通过梳理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变动原因,化工行业盈利能力下滑主要源于一下几方面原因:
(1)受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影响,化工行业上下游企业停产、停工、搬迁和整改持续发酵,全国性、地方性的安全、环保检查一波接一波持续开展,开工率受限。
(2)化工产品种类繁多,产业链条长,但整体技术壁垒不高,行业竞争激烈,叠加整体需求疲软,导致价格下滑。
(3)原材料价格上涨,进一步侵蚀产品盈利空间。
3.3、采掘
截止4月11日,66家采掘行业上市公司中共35家披露2019年业绩预告,其中发布预减、略减、续亏、首亏等负面业绩预告的共15家。通过梳理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变动原因,采掘行业盈利能力下滑主要源于一下几方面原因:
(1)受产业周期、宏观经济影响,下游需求较弱,产品价格下降,侵蚀公司利润;
(2)煤炭开采企业地质条件影响,如煤质下滑、连续暴雨等均可能会对煤炭开采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公司业绩;
(3)去产能奖补资金收入作为公司营收的重要补充,明显减少。
3.4、商业贸易
截止4月11日,98家采掘行业上市公司中共48家披露2019年业绩预告,其中发布预减、略减、续亏、首亏等负面业绩预告的共16家。通过梳理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变动原因,采掘行业盈利能力下滑主要源于一下几方面原因:
(1)传统线下零售增长乏力,受线上购物的冲击,行业竞争加剧,造成公司业绩下滑;
(2)线下门店装修资本开支、装修或其他因素导致停业以及商场初期的培育期等均会造成盈利能力下滑。
3.5、交通运输
截止4月11日,120家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中共44家披露2019年业绩预告,其中发布预减、略减、续亏、首亏等负面业绩预告的共14家。通过梳理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变动原因,交通运输行业盈利能力下滑主要源于一下几方面原因:
(1)宏观经济增速下滑,运输需求减少,行业竞争加剧,造成价格下降,影响业绩;
(2)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公司融资成本大幅增加;
4、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业绩变动
我们从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告观察疫情对上市公司业务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冠疫情期间,下游客户普遍开工不足,订单需求少,导致公司产品销售减少。
(2)物流收到限制,产品运输、配送无法正常进行。
(3)商贸零售行业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营业,店铺关门。
(4)建筑装饰类企业由于人员流动收到影响,无法进行正常的业务沟通。
(5)为应对疫情冲击而产生的额外支出,疫情捐赠等。
在这些负面因素之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公司经营出现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正面的变动,如:
(1)海外疫情爆发和蔓延,海外客户为维护供应链安全,国内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占比提高。
(2)复工复产进度超预期。
(3)口罩、医药等疫情相关产业链上的公司受益。
5、小结
(1)钢铁、化工、采掘、商业贸易、交通运输、房地产和建筑装饰等行业2019年业绩下滑占比高且存量债券规模占比较高,需要重点关注。而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冲击,纺织服装、家用电器、交通运输、建筑装饰、休闲服务等行业披露负面一季度业绩预告的占比较高,也需要重点关注。
(2)2020年以来,疫情冲击之下,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幅恶化。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方向为负面的比例大幅提高20%,达到63%;首次出现亏损的企业219家,占比同比提高12%达到22%。从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下滑原因来看,主要是由于疫情冲击了产业链上下游,下游需求不足,上游供给不足,物流受限,人员流动受限,正常商务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3)重点关注的行业中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有其共同点:宏观经济增速下滑,需求减弱,而行业竞争加剧,产品或服务价格下降,从而影响公司盈利。
此外,不同行业有其行业自身的原因导致业绩下滑:
钢铁:受巴西淡水河谷溃坝事件等影响,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废钢及燃料等原材料价格也总体高于去年同期,导致钢铁企业盈利水平同比下降。
化工:受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影响,化工行业上下游企业停产、停工、搬迁和整改持续发酵,全国性、地方性的安全、环保检查一波接一波持续开展,开工率受限。
采掘:煤炭开采企业地质条件影响,如煤质下滑等可能会对煤炭开采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公司业绩;去产能奖补资金收入座位公司营收的重要补充,明显减少。
商贸零售:线下门店装修资本开支、装修或其他因素导致停业以及商场初期的培育期等均会造成盈利能力下滑。
交通运输:主要运输产品需求波动,其他交通工具替代,均会造成运输需求减少。
信用评级调整回顾
上周3家发行人及其发行债券发生跟踪评级调整。2家上调,1家下调。上周不存在评级一次性下调超过一级的发行主体。
一级市场
1. 发行规模
本周非金融企业短融、中票、企业债和公司债合计发行2594.29亿元,总发行量较上周小幅上升,偿还规模约1080.2亿元,净融资额约1456.1亿元;其中,城投债(中债标准)发行138亿元,偿还规模约400.75亿元,净融资额约-262.75亿元。
信用债的单周发行量小幅上升,总偿还量小幅上升,净融资额小幅上升。短融发行量小幅上升,总偿还量小幅,净融资额较上周小幅上升;中票发行量较上周大幅上升,总偿还量小幅下降,净融资额大幅上升;企业债发行量较上周小幅下降,总偿还量较上周小幅上升,净融资额较上周下降;公司债发行量较上周小幅上升,总偿还量小幅下降,净融资额较上周小幅下降。
具体来看,一般短融和超短融发行1117.9亿元,偿还745.6亿元,净融资额372.3亿元;中票发行891.4亿元,偿还72.6亿元,净融资额818.8亿元。
上周企业债合计发行80亿元,偿还131.57亿元,净融资额-51.5亿元;公司债合计发行446.99亿元,偿还130.45亿元,净融资额316.54亿元。
2. 发行利率
从发行利率来看,交易商协会公布的发行指导利率大部分上行,各等级变动幅度在-3-11BP。具体来看,1年期各等级变动-3-2BP;3年期各等级上行0-7BP;5年期各等级上行1-11BP;7年期各等级上行2-9BP;10年期及以上各等级上行2-14BP。
二级市场
银行间和交易所信用债合计成交5625.41亿元,总成交量较前期小幅下降。分类别看,银行间短融、中票和企业债分别成交2777.65亿元、2392.12亿元、327.82亿元,交易所公司债和企业债分别成交147.33亿元和7.04亿元。
1. 银行间市场
利率品现券收益率部分下行,部分上行;各类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下行,部分上行;信用利差大部分缩小,小部分扩大;各类信用等级利差部分缩小,部分不变,部分扩大。
利率品现券收益率部分下行,部分上行。具体来看,国债收益率曲线1年期下行3BP至2.61%水平,3年期下行1BP至2.82%水平,5年期上行0BP至2.99%水平,7年期上行0BP至3.16%水平,10年期上行0BP至3.18%水平。国开债收益率曲线1年期上行1BP至2.74%水平,3年期下行2BP至3.01%水平,5年期下行3BP至3.45%水平,7年期上行0BP至3.61%水平,10年期上行0BP至3.59%水平。
各类信用债收益率全部下行。具体来看,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1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23-38BP,3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17-33BP,5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7-17BP;企业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8-18BP,5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4-9BP,7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7-9BP;城投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5-21BP,5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1-6BP,7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7-9BP。
信用利差大部分缩小,小部分扩大。具体来看,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1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1-4BP,3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6-16BP,5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变动-4-1BP;企业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6-16BP,5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变动-4-1BP,7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7-9BP;城投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2-18BP,5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扩大1-7BP,7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6-8BP。
各类信用等级利差部分缩小,部分不变,部分扩大。具体来看,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1年期AA+、AA和AA-较AAA等级利差扩大0-3BP,3年期等级利差扩大0-10BP,5年期等级利差变动-1-4BP;企业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AA+、AA和AA-较AAA等级利差扩大0-10BP,5年期等级利差变动-1-4BP,7年期等级利差扩大0-2BP;城投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AA+、AA和AA-较AAA等级利差扩大0-17BP,5年期等级利差变动-3-3BP,7年期等级利差缩小-2-0BP。
2. 交易所市场
交易所企业债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上升,公司债市场交易活跃度小幅上升,企业债上涨家数大于下跌家数,公司债净价上涨家数大于下跌家数;总的来看企业债净价上涨290只,净价下跌129只;公司债净价上涨352只,净价下跌114只。
附录